1、窃读记
教学目标:
1.认识“窃、腋”等7个生字,会写“窃、炒”等18个生字;正确读写“窃读、炒菜、锅勺、踮起脚、饥饿、惧怕、充足、屋檐、一碗、支撑”等词语。
2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;抓住主要内容,体会窃读的复?#24188;?#21619;,感情作者对读书的热爱,对求知的渴望,并受到感染。
3.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,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。
教学重?#35757;悖?span lang="EN-US">
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,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。
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一、谈话导入:
看来,在阅读中,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、学会思考,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。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,就让我们走进一篇描写读书滋味的课文——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读书经历的作品《窃读记》。 “窃”是什么意思?你认为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?“窃”时心里会怎么想?请你打开书本,是什么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“窃读”的?
二、检查预习:
1.生字词。
2.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?#35789;攏?
三、体会作者的情感,领悟一些表达方法。
1.请学生说一说:读了课文,窃读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?学生交流时,要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,并重点体会“我很快乐,也很惧怕──这种窃读的滋味!”一句。
2.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?#19994;目?#20048;与惧怕?引导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,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?#31363;?#26679;写出窃读滋味的,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。
作者说“我很快乐,也很惧怕──这种窃读的滋味”。这种滋味好受吗?请结合你画出的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来说说自己的体会。
3.品味“窃读”,感受渴望
(1)边默读课文边用“_____”划出描写“我”?#31363;?#26679;“窃读”的语句.读一读句子,说一说体会.(小组交流、汇报.)
a.“我跨进店门……踮起脚尖,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.哟,?#35759;?#21457;弄乱了,没关系,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.”
①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.
②感悟形象: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,你仿佛看到了什么?
b.“急忙打开书,一?#24120;?#20004;?#24120;?#25105;像一匹饿狼,贪婪地读着。”
①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?
②“饿狼”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,可“我”却把自己比作“饿狼”,那样“贪婪地读着”,这样写有什么?#20040;?span lang="EN-US">?(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。)
③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?说一说.
c.“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,不时望着?#20013;模?#22909;像说:‘这雨,害得?#19968;?#19981;去了.’其实,?#19994;?#24515;里却高兴地喊着:‘大些!再大些!’”
①读了这句话,你发现了什么?(一般?#23435;?#30340;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,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,可这句话中,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。)
②这样写有什么?#20040;?span lang="EN-US">?(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。)
d.美读升华:你能把自己对“窃读”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?
4.鲁迅笔下的迂腐文人孔乙己曾经狡辩说“窃书不算偷”,现在我们也来讨论一下,“窃读”算“偷”吗?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,找一找自己的依据。
5.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,结合生活?#23548;剩?#20180;?#22797;?#25705;“你们是吃饭长大的,也是读书长大的”这句话的深刻含义,并受到启发,能够在黄金年龄进行阅读,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。
四、拓展延伸:
交流课前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
第二课时
一、听写字词,加强积累。
(本课较?#30740;?#30340;生字和词语盘点中“读读写写”里的词语。)
“我”是担忧又害怕的跨进书店,因为那是一种怎样的窃读滋味?(文中第四段)
──很快乐,也很惧怕。我快乐什么?害怕什么呢?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,去了解他当时的心情。
二、析词句,感悟写法
1.①齐读“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,不时望着?#20013;模?hellip;…”这个句子,你?#19981;?#23427;吗?能说说原因吗?
②指名答。
③小结:写得多好的句子呀,它写出了──生答:作者的动作和心理,它写出了──生答?#22909;?#30462;的言和?#26657;?#27491;是这样截然相反的描写,将一个想尽一切办法读书孩子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了。
④师: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?你能学着样子写上几句吗?相信自?#28023;?#20320;一定能?#26657;?
⑤学生练写。
2.诵语句,升华情感
①过渡:“我”一放学?#22270;?#21254;?#19994;?#36214;到书店,“我”一读书就是二个多小时,我腰酸腿疼肚子饿得饥肠辘辘,而这一切?#38469;窃?#33258;国文老师的一句话──生答:“我们是吃饭长大的,也是读书长大的。”
②联系自己的生活?#23548;剩?#35848;自己对这句话的感想。
③师:古有云:“书中自有黄金屋。”今有论:“我们要终身学习。”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,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呀,就象是鱼儿离开了水,生命离开了阳光。让我?#31363;?#27425;来读一读这句至理名言吧。
④生声情并茂地朗读。
⑤总结全文:今天,我们认?#35835;?#19968;位“不一样”的人,他为了读书可以──生答:不吃美味佳肴,他为了读书可以──生答:连跑几?#19994;?#25165;看完一本书,他为了读书可以──生答:象一匹“饿狼”,他为了读书更可以──生答:“口是心非”!而这个“口是心非”一定是打了引号的,因为他和我们一样!我们?#23478;?#26679;明白了──生答:“我们是吃饭长大的,也是读书长大的!”
3. 联系?#23548;剩?
(1)请同学回忆自己是否也有“窃读”的经历;
(2)联系课文、成语、材料,对比自己的学习环?#24120;?#35848;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。
免责声明:
① 凡本站注明“稿件来源:中国德育网或中小学德育网”的所有文字、?#35745;?#21644;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本网所?#26657;?#20219;何?#25945;濉?#32593;站或个?#23435;?#32463;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?#25945;濉?#32593;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中小学教育网”,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?#25945;?#30340;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?#20219;?#39064;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。
广告服务 | 联系方式 | 服务器租用 | 女装一件代发 | 广州数据中心
中国德育网的严正声明 | 版权所有 广州互联PIIS.CN
ICP/ISP经营许可证号:粤B2-20061054 | ICP备案中心
窃读记教学设计
来源:中国德育网 投稿人:刘珍珍 时间:2018-03-16